“圣人菜”的由來與孔子有關(guān)
孔子周游列國到陳國后,他的主張都是教唆國王怎樣治理國家,怎樣管理老百姓的,所以弄得陳國大臣對他不滿,老百姓對他更是反感。
這一年,楚昭王派人請孔子去楚國。楚國是個(gè)大國,平時(shí)就好虜掠陳國邊境上的百姓到楚國當(dāng)奴隸,還一直有吞并陳國的野心。所以這次孔子到楚國去不僅陳國國君心中不悅,就是陳國百姓也心存恐懼。
當(dāng)孔子帶領(lǐng)弟子浩浩蕩蕩前往楚國,剛出了宛丘城南門,路過南壇湖的一個(gè)小島時(shí),就被當(dāng)?shù)氐睦习傩諊饋恚蛔屒斑M(jìn),也不許后退,不給他們吃,也不給他們喝,一連幾天沒吃沒喝,孔子和弟子們餓得頭暈眼花。所謂“秀才遇見兵,有理說不清”,何況是一般老百姓。
孔子他們沒法,只好在湖邊找吃的。湖里有魚但沒有捕魚的工具呀,孔子他們只有眼望著美味在面前自由來往。餓的實(shí)在沒法了,孔子就把岸邊生長的一種叫蒲的植物拔出來,上邊的綠莖不能吃,可下邊的蒲根細(xì)膩白嫩,脆甜可口。孔子和弟子們吃起了蒲根,一連七日,孔子他們就靠蒲根生活下來。
后來,這種蒲根有了一個(gè)響亮的名字——“圣人菜”。“圣人菜”涼拌、紅燒味道都很美,成了如今淮陽的一道特色菜,有客人自遠(yuǎn)方來,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。再說,陳國的老百姓見孔子他們七天都沒餓死,還天天在一起彈琴唱歌、誦經(jīng)講學(xué),看來孔子是真“圣人”呀。于是釋放了孔子,讓他們?nèi)チ顺?/span>
后人在孔子被圍困的南壇湖心島上建了一座圣人廟和一尊孔子雕塑,又稱厄臺、絕糧祠,學(xué)名叫“弦歌臺”,弦歌臺正殿兩邊的石柱上,鐫刻著一副記敘孔子這次遭厄運(yùn)的對聯(lián):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,庭前俎豆千年猶自仰高山。